反相微乳法是一种合成金属纳米颗粒的有限方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戊醇、环己烷、金属盐溶液构建反相微乳液体系,制备了一系列用于合成甲醇的纳米铜基催化剂,并分别对其结构、形貌和活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的老化温度、碱浓度、H2O/CTAB的摩尔比以及盐溶液的浓度对催化剂的粒径和活性均有一定的影响,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新型制备方法提供了借鉴。
发布时间: 2021-01-20 14:15
利用XRF、XRD、XPS、TPO-MS和N2吸附/脱附对失活前后工业Cu/Zn/Al甲醇合成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并对新催化剂进行S、Cl、Fe强制中毒实验,探究催化剂上杂质成分及含量对其催化合成甲醇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失活催化剂上产生了S、Cl、Fe杂质元素 ,且自塔顶到塔底 ,S、Cl含 量逐渐降低 ,塔顶催化剂上S和Cl质量分数最高 ,分别为1.237%和0.118%;Fe含量自塔顶到塔底逐渐增多。 与新催化剂相比,失活催化剂上除含有CuO和ZnO外,还有CuS、ZnS;XPS和XRF进一步提示,失活催化剂上可能还存在CuCl2、ZnCl2。 催化剂强制中毒实验数据说明,H2S、SO2、CH4S、C2H6S、HCl和羰基铁均可以导致催化剂中毒,相关杂质含量越大,其催化合成甲醇的总碳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下降幅度越高。 其中,依据企业塔顶催化剂失活特征,当催化剂中S的质量分数为1.08%~1.25%时,相比于其它杂质造成的影响,催化剂催化合成甲醇的总碳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为50%和19%,说明硫化物是导致催化剂中毒失活的主要因素。
发布时间: 2020-12-31 16:47
发布时间: 2020-12-18 11:50
通过对甲醇精馏常压塔压差高影响生产负荷以及产品质量的问题,深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改进措施,最终实现了精馏装置的高负荷运行,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了装置蒸汽消耗。
发布时间: 2020-10-17 11:52
甲醇虽然对人们的身体会产生一定的损害,但是在工业领域的甲醇使用还是十分广泛的,制作涂料、农药甚至制药都要用到甲醇,有一些国家还使用甲醇融入汽油作为新型燃料。为了提升甲醇合成的效率与甲醇的质量,在甲醇合成的过程中都会加入催化剂的使用,甲醇催化剂使用之后会对甲醇的稳定性、油水的活性、甲醇升温还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效果,必须在使用时施行相应的对策以提升效率。本篇论文从甲醇合成催化剂的使用情况入手进行分析,对催化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对提升甲醇催化剂使用效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为我国的甲醇制备工艺做出一定的贡献。
发布时间: 2020-10-11 16:22
摘要:甲醇是化工、石化和能源行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之一,适度发展天然气制甲醇产业可完善我国石油企业在下游国际业务产业链的布局,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项目的效益,而商业甲醇生产工艺均是基于合成气 (CO+H2)的生产路线,工艺技术的选择对生产企业而言尤为重要。目前工业上以天然气为原料制甲醇合成气的转化工艺包括蒸汽催化转化工艺、部分氧化转化工艺、热交换型转化工艺三大类;蒸汽催化转化工艺又包括水蒸气催化转化工艺、联合转化工艺和预转化工艺,部分氧化转化工艺又包括催化部分氧化工艺、非催化部分氧化工艺,热交换型转化工艺又包括典型ICI换热转化工艺和凯洛格换热转化工艺。阐述几种天然气制甲醇合成气转化工艺的发展历程、工艺技术特点及不足之处,以期为天然气制甲醇合成气转化工艺技术的选择或技改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天然气制甲醇;转化反应原理;蒸汽催化转化工艺;部分氧化转化工艺;热交换型转化工艺;发展前景
发布时间: 2020-09-11 16:12
发布时间: 2020-09-01 15:01
发布时间: 2020-06-30 09:47
发布时间: 2020-06-24 10:53
发布时间: 2020-06-15 15:32
发布时间: 2020-04-23 15:45
发布时间: 2020-03-27 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