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陕西咸阳化工公司连续三炉催化剂生产数据和卸出催化剂吸附杂质元素的综合分析,认为在当前工艺条件下,合成气带入合成催化剂并沉积的铁元素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在对过程设备和流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铁元素主要来自高压锅炉给水和CO对碳钢材料的腐蚀,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以保护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发布时间: 2022-05-05 11:34
李林,刘彤宇,李爽,史翊翔,蔡宁生 摘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效率高、无污染、燃料适应性好等优点,其与可靠制氢相结合形成的绿色能源网络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有望推进以氢燃料电池为电、热动力来源的新能源汽车、无人机、船舶等产业的技术研发与升级。然而,安全稳定的氢气供给技术是限制基于移动场景下的燃料电池发电应用发展的主要瓶颈,采用甲醇原位重整制氢有望在燃料电池移动氢源问题上实现突破。为此,从甲醇重整催化剂、甲醇重整反应器以及甲醇重整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促进甲醇重整燃料电池在新能源领域的商业化发展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碳中和;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发电;催化剂;反应器
发布时间: 2022-02-11 10:31
摘 要: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了用于SRM 反应的CuZnAl 催化剂,并通过 N2 吸-脱附、N2O 滴定、SEM、XRD、H2-TPR 及原位 FT-IR 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对不同方法所制备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球磨法制备的 CuZnAl 催化剂形成较为规整的表面介孔结构,与浸渍法相比,具有较高的 Cu 比表面积和分散度,在 SRM 反应中CuZnAl 催化剂较浸渍法制备的JZ-CuZnAl催化剂展现出更为优异的催化性能,当空速为 58 464 mL·(g·h)-1、进料水醇摩尔比为 3∶2、反应温度为300℃条件下,甲醇转化率达到 81.2%,重整气中CO的体积分数为1.2%。
发布时间: 2022-01-07 09:33
杨 青 (四川理工技师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摘 要:对甲醇制氢工艺中甲醇转化、变压吸附两大核心工段进行优化改进,采用优化方案后,提高了甲醇转化率,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年运行成本可减少人民币约 60 万元,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关键词:甲醇;裂解制氢;工艺技术改良;VPSA;吸附剂
发布时间: 2022-01-04 10:38
摘要:CO2吸附强化CH4/H2O重整制氢是提供低成本高纯氢气和实现CO2减排的方法之一。其中,催化剂和吸附剂是该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性与选择性制约了反应速率和产率,寿命长短关系到生产成本。综述了CO2吸附强化CH4/H2O重整制氢催化剂和吸附剂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机械混合的催化剂与吸附剂在反应过程中存在吸附产物包覆催化活性位点的问题,导致催化剂活性迅速下降。针对该问题,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结构双功能复合催化剂的结构特性、研究现状及其在循环-再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核壳型双功能催化剂具有吸附组分与催化剂组分相对独立、催化组分分散分布和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在吸附强化制氢中有进一步研究的潜力。利用双功能催化剂的结构特点,实现反复循环再生过程中催化与脱碳反应的匹配,是推动CO2吸附强化CH4/H2O重整制氢技术工业化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吸附强化CH4/H2O重整;双功能催化剂;CO2吸附剂;核壳结构;制氢
发布时间: 2021-12-25 08:38
王雪雪,朱文 摘要:氢气是工业领域中获取的原料,所以工业制氢手段也较为丰富。文章着眼于工业制氢领域的甲醇裂解制氢工艺,对这种制氢技术的工艺原理、生产流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比较不同类型的甲醇制氢工艺和不同种类的工业制氢方法,论述甲醇裂解制氢工艺的应用优势,希望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关键词:甲醇裂解制氢工艺;工业制氢;甲醇制氢;经济性
发布时间: 2021-12-01 09:52
陈敏生,刘杰,朱涛 摘要: 阐述了甲醇重整制氢的途径和甲醇水蒸气重整(SRM)催化剂种类,简述了车载SRM制氢发电系统的工作流程及微反应器的重要性; 介绍了反应器的研究现状,包括膜反应器、柱形微反应器、板形微反应器及5种多孔微通道催化剂载体板; 展望了车载SRM制氢技术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车载SRM技术是氢能源汽车供氢的趋势,选区激光熔化(SLM)增材制造是实现催化剂载体微通道结构可控的解决方案。在满足SLM制造可行性约束条件下,载体的多孔微通道结构参数与其制氢性能的对应关系是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甲醇水蒸气重整; 制氢; 微反应器; 多孔结构; 催化剂载体; 选区激光熔化
发布时间: 2021-11-17 14:21
摘要: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xZnyAlz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焙烧温度和组成对甲醇水蒸气转化制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用TG-DTA、XTD和SEM等方法对催化剂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00℃焙烧、Cu/Zn/Al配比(摩尔)为1:1:3.2时,制备的Cu1Zn1Al3.2催化剂具有良好催化性能;Cu1Zn1Al3.2催化剂较为适宜的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40~250℃,水/醇比1.1~1.3,液体质量空速1~2h-1;甲醇转化率达到100%,二氧化碳选择性大于97%。本研究制备的Cu1Zn1Al3.2催化剂中CuO含量仅为24.53%(质量),约为通常共沉淀法制备的Cu/Zn/Al催化剂的CuO含量的50%,但Cu1Zn1Al3.2催化剂对甲醇水蒸气转化制氢反应性能与共沉淀法相当。为甲醇水蒸气转化制氢技术用于燃料电池用氢和中小规模制氢过程提供依据。 关键词:甲醇;水蒸汽转化;氢气;浸渍法;Cu/Zn/Al催化剂
发布时间: 2021-11-01 15:47
刘思乐* ,刘鑫禹,阎柏陆 (沈阳科技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7) 摘 要: 采用等体积分步浸渍法以Cu为活性组分,ZnO为助剂,Al2O3为载体,制备 Cu-ZnO/γ-Al2O3 催化剂,并将 Cu-ZnO/γ-Al2O3催化剂与工业催化剂B205 联合应用于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工艺,考察反应床层温度、液空速和水醇比对氢产率的影响,并利用XRD及TPR对催化剂的结构、还原温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联合使用 Cu-ZnO/γ-Al2O3与B205制氢催化剂对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在反应床层温度 245 ℃、液空速 0. 36 h-1和水醇物质的量比4. 0条件下,氢产率为2. 521 6 mol·mol-1。 关键词: 能源化学; 甲醇; 重整; 催化剂; 制氢
发布时间: 2021-10-21 14:42
摘 要:以碱式碳酸铜、碳酸镁、碳酸铈、碳酸锰、碳酸铵和水泥-75为原料,以氨水为溶剂,采用新型湿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铜锌铝催化剂。将相同组分的湿法催化剂和共沉淀法的催化剂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对比,在气-固相固定床催化反应装置上评价催化剂的甲醇裂解性能。两种制备工艺中,共沉淀法较湿法简单。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成分相同时,湿法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更好,甲醇的转化率可达97%,H2+CO的选择性达77%。实验数据表明,反应温度在180~280℃之间时,湿法催化剂的性能明显优于共沉淀法的催化剂,湿法更适合于制备低温甲醇重整制氢催化剂。 关键词: 新型湿法;铜锌铝催化剂;甲醇催化裂解;对比
发布时间: 2021-10-06 15:05
刘斌1 ,张莉1 ,杨陶陶2 ,张琪2 ,王强1 ( 华东理工大学 1. 机械学院; 2. 化工学院,上海 200237) 摘要: 氢燃料电池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前景的能源技术之一,通过液体甲醇现场重整制氢可有效解决氢气储存和运输等技术瓶颈。文中设计加工了板式微反应器并搭建了配套的制氢系统,制备了具有自还原特性的新型网状 CuNi (Fe) / γ-Al2 O3 /Al 结构化催化剂。以甲醇为原料,实验研究了自制催化剂在微反应器与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中的催化性能,并与商用 CuZn 催化剂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 与管式反应器相比,微反应器能更好地发挥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开发的 CuNiFe 结构化催化剂在 10 000 mL / ( g·h) 空速下仍能保持 82. 3% 的甲醇转化率,单位质量催化剂的产氢量可达商用催化剂的 2. 62 倍。使用自制催化剂,制氢系统冷态启动 40 min 可达到甲醇转化率 100% 的稳定产氢,显著低于使用商用催化剂结果。 关键词: 甲醇; 板式微反应器;结构化催化剂;重整制氢。 中图分类号: TQ 11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954( 2020) 05-0069-06 DOI: 10. 3969 /j. issn. 1005-9954. 2020. 05. 014
发布时间: 2021-07-15 14:50
甲醇重整制氢工艺具有重整温度低、能耗低、贮存安全等优点,应用前景广泛。概述了甲醇重整制氢的基本原理,综述了甲醇水蒸汽重整、甲醇裂解和甲醇氧化重整制氢的方法及其工艺流程,简要探讨了2种新颖的制氢方法。并 指出了甲醇制氢技术在未来的研究方向。
发布时间: 2021-01-29 09:54